
做一个不被焦虑裹挟的青年人||致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青年一封信
亲爱的西大实中青年学子们:
你们好!
五四、五四青年,永远鲜活的文字、永远跳动的精神。青春、青春力量,永远激昂的旋律、永远滚烫的信念。
当五月的海风掠过临高角,带着红树林的咸涩与木棉花的炽烈,将这份青春的书信送到你们手中。值此五四青年节,我们愿与诸位共思:在AI重塑认知、内卷裹挟生活的时代,何以做一个不焦虑的青年?
以历史之镜,照见生命的纵深。当你们在生物实验室观察植物结构时,是否想过:每个生命都承载着36亿年的进化密码?焦虑往往源于对“瞬间成功”的执念,却忘记了成长本就是螺旋式上升的进程。七十五年前前,琼崖纵队在解放海南岛斗争,王文明烈士在绝境中写下“革命就像五指山,云雾再厚终会散”。同学们,不妨把人生坐标系拉长:月考的波动不过是知识图谱的局部优化,竞赛的得失恰似神经网络必经的试错训练。请记住:在临高角地质的岩层中,每道褶皱都刻录着万年光阴的沉淀。
用实践之犁,深耕认知的疆界。去年台风“摩羯”过境后,你们在校园抢救花木时发现:折断了45度的植株也能顽强发出新芽。这启示我们:压力可能催生意想不到的生机。当你们在小平实验室调试机器人关节传动比,在数学建模社争论最优解算法时,本质上都在进行抗压训练。焦虑的解药,往往藏在具体而微的实践中——就像物理竞赛组的同学为测准重力加速度,连续三周在钟楼记录单摆周期的执着。
持共情之灯,照亮群体的暗礁。还记得校园心理剧《回声》中那个在成绩焦虑中迷失的少年吗?当饰演者将撕碎的试卷抛向空中化作千纸鹤时,整个礼堂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提醒我们:焦虑从不是独行的夜路。建议你们重读五四青年史,那些在战火中互相批注的数学公式,那些在煤油灯下接力誊抄的讲义,都在诉说:青年真正的力量,在于织就彼此守护的网格。
秉创新之炬,烧灼认知的边界。当你们在生物实验室尝试用椰壳纤维制作电池隔膜,在黎锦纹样中提取数学分形图案时,实际上在进行着最酷的“焦虑转化”这些看似“不务正业”,却打开了生物染料的认知新维度。这些探索告诉我们:对抗焦虑的最佳武器,是保持对未知的兴奋感。正如校训所言:“厚学”二字,本就是向不确定性的勇敢进发。
同学们,校园的实训楼里,记录着你们专注的目光;技能竞赛的赛场上,见证着你们拼搏的身影。临高角灯塔每晚7点准时亮起,它的光芒穿越75年时空,见证侵略者的炮舰、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巨轮。当焦虑袭来时,不妨多阅读,行走于文字之间,成为见解不俗、温和守礼之人。愿你们做自己人生的掌舵者,不被外界的喧嚣干扰,不被一时的挫折打倒。以青春之名,奋斗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以匠心为舟,让世界听见实验青年的铿锵之声!
共青团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委员会
2025年5月4日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