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引领

教师发展>科研引领>科研引领>详情 科研引领
名校访学||远赴名校观风采,团队赋能共成长

    640.webp (9).png

    强校必先强师,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高质量、高速度、高品质发展的关键。根据集团《关于组织赴浙江省考察学习的通知》的工作部署,为学习借鉴教育先进地区名校管理经验,2024年6月12日我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英华亲自带领部分中层干部以及高三教师远赴浙江,深入名校考察学习交流。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为了让老师们感受中华文化魅力,6月13日上午,校长李英华特地带领老师们参观浙江杭州良渚博物馆和杭州国家版本馆。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通过参观良渚博物馆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主题展厅,老师们对良渚文化有了全面且深刻的了解,充分认识到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学术价值、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深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此后,教师们来到杭州国家版本馆参观。版本馆中陈列了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珍贵的各类出版物版本、印刷版本、特殊版本、数字版本。走进版本馆,老师们沉浸在这个由古今版本所构建的宏达世界,感受到版本背后强大的文化生命力,感悟到版本所承载的绵延不断的文化河流。漫步展厅,每一件展品都在告诉我们:版本即文脉,版本即时代,版本即生活。思政老师邱咏薇表示,在参观两所博物馆时她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一脉相承。她觉得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研究,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13日下午,老师们前往杭州铭师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学习。杭州铭师堂负责人卢巍、学科主任周杭挺分别向老师们介绍了升学e网通数字化创新应用案例以及智慧心育解决方案。


   14日上午,李校长带领老师们前往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参观考察,座谈交流。在座谈交流会上,杭州第十四中学副校长周忠辉详细介绍了其学校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三层七类的学校课程设计以及高效务实的教师队伍的业务提升建设等方面的管理经验。随后,副校长王平从“容短促长,成就学生未来”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的德育课程、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以及宽严并济的德育常规四个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


    14日下午,我们走进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亲身感受了余杭高级中学在教育教学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副校长张明华陪同下,我校一行参观学校校园环境、美术教学基地、学校宿舍食堂等学校特色场馆,感受余杭高级中学特色教育之路,对学校的各特色场馆建设与校园文化布局赞赏有加,感慨学校一景一致皆巧思,一角一落皆教育。在座谈交流会上,副校长张明华从现代化学校管理的探索和实践的角度,围绕学校的“三会六品”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育人理念、生源优化、教学发展、质量提升、竞赛学校发展的五大战略、三级教师聘任制以及“三精一全”的教学品牌的四大角度详细介绍了学校情况。

   15日上午,我们前往绍兴市柯桥中学参观考察。在参观学校结束后,柯桥中学教学副校长徐建明和我们在柯桥中学学术报告厅进行座谈交流。徐校长向我校一行介绍了学校的荣誉、规模,线面结合的四个学部特色管理制度以及学校的物理竞赛团队、美术特色教育、浙江省乒乓球基地和青少年科创基地的四大主要特色。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李英华校长在15日下午亲自组织我校全体访学团成员召开考察学习总结研讨会。

    总结会上,结合学校发展实际,与会人员畅所欲言,谈收获,说感悟。鲁火生表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团队作战意识是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许国萍表示杭州十四中“容短促长,追求卓越”的差异化发展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优势发展。刘柳表示对比十四中,发现与我校的管理模式相互契合。信息科技赋能减轻班主任管理负担,值得我们借鉴。李红表示,三会六品的育人目标、教师团队的敬业奉献、智慧校园的管理系统给我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李校长在总结时表示,本次参观考察学习我们走访了三所名校、两家博物馆、一家智慧教育专业公司,是一次富有成效、意义深远的交流与学习之旅。回顾这次参观考察活动,我们收获颇丰。我们要将这次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李校长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名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优化我们的管理理念。我们要借鉴名校的管理模式与机制,改进我们的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能。我们要借鉴名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经验,优化我们的课程设置。我们要借鉴名校的师生风貌和文化氛围建设经验,营造我们学校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文化底蕴。

    一次学习,一种提升,三所名校的参观学习,让老师们了解了浙江杭州名校先进的办学思想,开阔了数字赋能下的教育视野,触摸了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我校教师将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借鉴优秀名校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经验,并在具体工作中进行创新性落实,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提升学校的管理品质,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

电话:0898-28274059
Email:xnlsxzhgs@163.com
地址:海南省临高县临城镇澜江新城和文路 邮编:572022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22 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7001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