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创新>高效课堂>详情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

为了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领导班子带领广大教师连续三周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讨系列活动。研讨活动分别就“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的优化”、 “习题遴选、讲评与作业设计”等三个专题展开深入研讨。研讨活动通过中心发言人做微讲座、与会人员交流分享、学校领导与骨干教师现场点评等方式,帮助老师们更新教育理念,理清有效教学策略,直面教学实践问题,引发大家展开教学研讨。 

 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一)

2022年3月24日,第一次研讨会由学校李云利副校长主持。 

会上,海南省卓越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学校正高级教师李仁华做《关于高效课堂的思考》主题微讲座。李老师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的“四有”特征。从教学内容看: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从课堂设计看:目中有人,胸中有本,手中有法,课中有智。李仁华老师指出,一堂好课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学有一得”。李仁华老师就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是要依据课标与学情制订科学合理的课时目标。二是要科学表述,体现行为对象(学生)、行为内容与方式、行为效果等要素,把知识、能力、情感与核心素养进行整合。通过制定科学性、可行性、可测量性教学目标,教师就能知道课堂教学的任务和重点,对标施教,有的放矢,学生就能感到课堂充实,实现每课一得。 

在交流分享环节,西南大学基础教育集团骨干教师,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挂职)李文碧分享目标教学的体会。李文碧老师认为,在吃透学情的基础上,课前设计不同认知层次的问题或练习,包括识记与复述、理解与分析、归纳与综合、应用与创新等不同层级的习题,给不同学力的学生创建“最近发展区”的机会。课堂上分别安排不同学力的学生作答相应难度的问题,然后,展示、质疑,分类推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 

石挺森老师提出制定教学目标,尤其是如何依据中考要求与具体学情制订适宜的初三复习课教学目标的困惑。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英华就研讨主题以及老师们的困惑做现场点评与回应。李校长指出,不管教师的经验有多丰富,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所教学生的思想、知识、能力、学习态度等学情进行了解,做出判断,确定教学落点,制订教学目标。李校长建议老师们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找到最佳的教学手段,合适的课堂活动,找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结合点、兴奋点和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二)

2022年3月31日,第二次研讨会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西安主持。西南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与临高县政府联合选聘的骨干教师柳艳玲做《教学内容优化与有效教学策略》的主题微讲座。 

柳艳玲老师提出课堂的高效程度可从三个维度来衡量,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人文素养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师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柳艳玲老师就教学内容的优化提出建议。柳老师认为我们要彻底摒弃“教教材”的传统习惯,树立“用教材教”的现代教学理念,举一反三,开发、整合教学内容。基于教材与学情,通过向生活经验拓展、向知识体系拓展、向思维深处拓展、向行动操练拓展的途径,以知识点为经,以学科思想方法为纬,师生共同建构系统性、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体系。柳艳玲老师就教学设计提出建议:教学设计要“让学生动起来”为指导思想,让孩子们在课堂中相遇、相约、探寻,如果缺少了主动、积极、广泛的参与,如何形成认知的冲突、情感的交融和智慧的碰撞呢? 读、说、写、算、练是参与,唱、演、做是参与,在经历中习得知识、归纳规律、掌握方法、获得能力、体验情感也是参与。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达到完美结合:一是学生的高度参与与教师的适时点拨的完美结合;二是过程的科学预设与问题的合理生成的完美结合;三是共同目标的达成与个体差异的关注的完美结合;四是课程的长远规划与课堂的近期目标的完美结合。 

在分享交流环节,罗巧妙老师提出困惑:如何优化教材使用,如何实施分层教学,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初一年级组长王洁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设计感悟。王老师提出,为建构基于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教师要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从情境引入到新知识传授、聚焦重难点,科学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推动学生深度学习。

李英华校长在总结点评时指出,优化教学内容,追求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要树立分层思想,教学活动要分类实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赋予适合的教学关注。李校长指出,优化教材的使用,基础工程还在学情目标的准确判断上,要针对学生的先备知识、技能水准以及学习态度对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安排课程内容,树立课标意识,根据教学目标和中考、高考的考试方向和考试趋势,创建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大胆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与取舍。 

 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三)

2022年4月14日,第三次研讨会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西安主持。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焦文杰老师做了《试题遴选、讲评与作业设计》的主题微讲座。焦老师以物理学科为例,提出试题遴选与作业设计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学情分析与考试指南。焦老师建议老师们从还原近年来海南中考、高考试题《双向细目表》做起,熟悉中考、高考命题规律,老师首先要明确中考、高考究竟考什么?会怎样考?进而才能拿出适合的教和学的策略。焦老师提出“精加工”的选编习题的原则,瞄准学科素养,以教材例题、习题、高考命题为母题,运用“改一改”“扩一扩”“变一变”“反一反”“分一分”“合一合”,改编成适合学情的习题,形成题组,提高训练的针对性、综合性。关于试卷讲评课,做到精当讲评,课前批阅试卷,摸清误区,设计针对性练习题。课中点拨方法,指点迷津,补救练习。课后完成满分卷,整理错题本。作业是课后巩固所学、方法得以升华的途径,作业设计力求体现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形成序列化作业库。

在交流分享环节,高三年级副组长刘柳老师分享了选题、讲评经验。刘老师认为,“少就是多”,基于学情,做减法,精简教材,精选习题,精讲精评,优化教学资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初二年级组长王莉老师分享了作业布置经验。王老师指出,在“双减”背景下,要做到“减负不减质”,一是摸清学情,设计适合的作业,控制难度。二是分层布置作业,提供必做与选做习题,引导学生预习、复习、巩固。三是及时批阅,提倡面批,及时反馈矫正,提高作业的时效性。 

学校地理教研组长李红老师就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李老师建议学校创造条件,提供课程资源,增长学生的见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充分了解社会生活打开一扇窗  

学校数学教研组长李涵老师建议老师们纵向研究高考试卷,归纳命题情境素材与考向规律,设计各种难度的“小套餐式”练习题,以“自助餐”方式推送给学生,以期让不同学力的学生得到思维能力训练的机会。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英华在总结发言环节充分肯定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系列研讨活动所取得的成效。李校长对各教研组、备课组今后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部署了具体的工作任务。李校长强调,打造爱生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经验型课堂,打造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树立全纳与平等意识,关注全体学生,实现学生课堂的“学会”以及课后的“会学”。李校长提出“逆向教学设计”的高效课堂实施途径以及“四化”教学设计思想。李校长要求老师们要把教学评价融入教学过程,逆向思维,研究评价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李校长建议老师们清晰树立“四化”教学设计思想,一是目标化思想,聚焦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课程标准》,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二是简约化思想,大道至简,组织教学活动,安排学习任务力求“分层分类”,每课一得,追求达标。三是条理化思想,开展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要有主线,要理清知识线、方法线、情感线。四是高效化思想,一堂好课不在于讲得多少,而在于学到多少,既要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更要关注有多少学生学到。不求“招招鲜”但求“招招实”,做到“教、学、评”合一。打造高效课堂是实现“创爱生学校,建幸福校园”的必由之路。李校长希望老师们孜孜以求,砥砺前行。 

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赵西安对高效课堂教学系列活动做总结时指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就教学热点问题达成了共识。本次研讨会不仅更新了教学理念,而且丰富了教学艺术,尤其感谢三位主讲教师、积极参与分享交流的各位同仁。研讨会总结出了有关教学目标制订、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优化、习题遴选、讲评与作业设计的有效措施,必将指导我校今后的课堂教学走向更加高效。赵主任要求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把会议研讨成果面向全体教师传达,深入持久地开展研讨活动,努力构建各学科富有我校特色的各课型教学范式,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早日把我校办成海南名校做出积极贡献。 

全体与会教师代表纷纷表示,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专题研究与集体备课活动,把研讨成果转化到教案里,落实到课堂里,体现在作业中。先“教师下海”,精心备课授课,然后让“学生上岸”,实现“爱学” “学会” “会学”。为造就一大批优秀学子贡献智慧,为促进学校高质量、高速度、高品质发展而不懈努力! 

 


电话:0898-28274059
Email:xnlsxzhgs@163.com
地址:海南省临高县临城镇澜江新城和文路 邮编:572022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22 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7001587号